消费级eMLC SSD固态硬盘,戳破牛皮

SSD固态硬盘市场种类繁多,竞争激烈,但是却还是没有让人看到性价比在何方。TLC、eTLC、MLC、eMLC、SLC、eSLC、3D NAND等等,在原有的闪存类型上衍生出很多闪存类型,让人眼花缭乱,不觉明厉。

我最近入手了一款eMLC的SSD。由于不懂,以为很厉害,性价比很高,结果惨遭打脸。

前事不忘后事之师。为了谨记教训,也为了让更多的朋友能够不要被迷惑,理智的选择自己需要的SSD。我在这里总结一下eMLC的相关知识。

eMLC闪存概念:

在NAND Flash生产时,取MLC晶元上最好的那部分Flash晶片,挑选出来并用企业级的标准来检测晶片的数据完整性和耐久度。检测完成后,这些晶片被取下来改变内部参数并进行之后的比标准MLC更苛刻的测试。当这些晶片通过测试后,就被定义为eMLC级别组,余下的就成为MLC级别组了。然后eMLC闪存颗粒通过SSD固态硬盘中的特殊的主控和固件,实现其不弱于SLC的使用寿命。

eMLC和MLC的主要区别:

相对普通MLC来说,eMLC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下面4个方面:

1.标称P/E数,34nm镁光的eMLC是30,000次,而MLC则是5000次。

2.eMLC擦写操作和编程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相比MLC更长(通过内参调整达到增加P/E的目的)。因此,eMLC的速度对MLC毫无优势。

3.当使用完厂商保证的P/E数后,eMLC的数据保存期一般在3个月,而MLC的数据保存期在1年。

4.相对在的企业级应用下,使用eMLC的稳定性比MLC要高得多,也就是出错的概率更小。

5. eMLC成本较MLC更高。

总而言之,eMLC寿命比肩SLC,速度和普通MLC相比毫无优势,故障率低,但需要专门的主控和固件与之配合,成本高昂,仅次于SLC。因此,eMLC主要面向于企业级市场。它经常被用来加快虚拟服务器的存储I/O,特别是虚拟桌面操作。

换句话说,eMLC SSD固态硬盘价格高昂,但是速度并不优秀的,在个人消费市场上,是玩不了的。

展开全文

但是市面上却出现了一些消费级eMLC SSD固态硬盘。我们不妨来看看它们到底是个什么鬼。

某宝上eMLC SSD固态硬盘,大多为服务器拆出的eMLC,配个一般的主控,开卡出来的。甚至有的还用拆出的eMLC做U盘。没什么意义,速度寿命都得不到保证。

我再把我手中的这款号称消费级的eMLC闪存的SSD——建兴T9测给大家看。

建兴T9 200G:

主控:Marvell

闪存:eMLC

容量:200G

读取速度:500M/S

写入速度:410M/S

看完参数,觉得美滴很!

外观还行,壳子挺有档次的。

轻功也不错,壁虎游墙啊!

测完速度,顿时傻眼了。翻车了啊!我不会买到一块假的SSD了吧?

测试N回,还是一样。于是自己去了解了一些eMLC相关的知识。这才明白。

600-700的eMLC闪存加马牌主控,谁信啊?

反正我是不信了!

说好的读写速度也没有,实际测出的读写速度低得可怜!使用时间一长,温度也是杠杠的。全新啊,都这样,以后那不得慢成什么样!感情还真是拆机旧货?

至于什么马牌主控,eMLC闪存,我不多想了。唯一的愿望是,至少这块SSD也要能有普通MLC闪存的SSD一样的速度啊!

为了验证这个。我特意问了一个用光威SSD的朋友。

因为我刚开始也是在光威猛将和建兴T9之间犹豫不决。

朋友发过来的他的光威悍将240&256G的测试。

光威悍将:

主控:SMI

闪存:MLC

容量:240&256G

使用时长:1年以上

朋友这个光威悍将比我的这个建兴T9还要便宜得多。他用了挺久了,经常隔段时间就测,看SSD是否掉速。上面2张是他近期测试的。

手机拍的有点模糊,于是我就把脸凑近了看,正好送上去打脸。看到读写速度,顿时一个“老司机”的光辉形象在心中轰然崩塌!悔不当初啊!

当初一心想试水所谓廉价的企业级SSD。现在看来这建兴T9 SSD里是新是旧,是好是坏可拿不准;就算真是全新的企业级SSD,要是速度垃圾,就算神话级SSD也没多大意义。

我不得不说,“消费级eMLC SSD,这是我见过的吹得最好的牛皮,谁TM这么会吹,给我站出来,看削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